金融机构要集体降低薪资。四大银行凌晨回应没有该项需求。这么急着辟谣是不是?真的有这个问题呢?值得思考。底层员工的工资肯定不是很多。如果有风吹过的地方就必须小心了,如果消息属实那么也不足为奇。因为目前的经济状况并不容乐观出现什么样的操作都不奇怪,不降薪那么不可以提高绩效考核标准吗?

中国建设银行表示,建行工资总额按照财政部制定的国有金融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核定,遵循市场化基本原则和公司治理要求,2019年工资增长与利润增长保持匹配。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和中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建行积极支持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加大向实体经济让利力度,与企业共克时艰、共生共荣。目前没有降薪的计划安排。
据证券时报报道,北京一国有金融机构人士透露,其公司内部此前已“放风”,由于今年公司总的薪资额度减少,员工绩效奖金会有所下调,但个人总的薪资降幅不会像市场传闻的那么高。
金融机构要集体降低薪资
另有银行总行人士表示,该行内部年初就传闻要降薪,彼时计划是未来三年每年总收入略微下调,今年的降薪已在发放的奖金中体现,但月度发放的工资并没有变化。
一大行基层员工表示,相比于股份制银行等其他银行,国有大行的薪资水平本就不高,再降的空间有限,且近些年随着银行加大绩效考核力度,有的员工实质上已有变相降薪。
曾有大行高管在公开场合提过,该行的成本收入比已经很低了,员工太辛苦,他们的收入和福利未来应该得到改善。
在2020年1月,财政部印发《国有金融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实施细则》(财金函〔2020〕4号)(下称《实施细则》),确定了国有金融机构的工资计算公式。
银保监会网站信息显示,8月6日,吉林银保监局一口气披露11张行政处罚信息,5家机构及相关责任人领罚,合计被罚没170万元。8月以来,各地银保监局已对相关银行机构罚款超过1000万元。

信贷管理失效成重灾区
今年以来,贷款利率快速下行,与理财产品、结构性存款收益率之间“倒挂”,出现了部分低利率贷款被用于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甚至投资股市等现象,监管部门多次强调将严打资金“套利”等违规行为。
罚单显示,工商银行长春分行因贷款管理不审慎,个人质押贷款资金被用于购买理财产品、节节高创新型存款产品而被罚20万元。
此次领罚的5家机构中,还有2家违规行为涉及信贷管理失效。作为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信贷业务占比最大,所以发生违规行为概率相对较大。吉林银行因贷前调查不尽职被罚30万元;招商银行长春分行因贷款贷后管理不到位、未有效监控贷款资金使用情况被罚30万元。
除此之外,中国银行长春金域支行签发银行承兑汇票调查环节严重不审慎被罚20万元;吉林信托因未严格审核信托目的的合法合规性,为银行规避监管提供通道被罚40万元;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因信用卡专向分期付款业务未有效落实授信担保条件被罚20万元。
8月以来相关机构已被罚没逾千万
进入8月以来,强监管态势不改,据统计,各地银保监局已披露了47张罚单,相关银行机构合计被罚没超过1000万元。
其中不乏百万元级别的罚单。例如,上海银保监局披露的罚单显示,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信用卡中心因2019年6月对某客户个人信息未尽安全保护义务,2019年5月、7月对部分信用卡催收外包管理严重不审慎被处罚100万元;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因2019年7月对某客户个人信息未尽安全保护义务,2014年12月至2019年5月对某信用卡申请人资信水平调查严重不审慎被罚100万元。
资金违规“输血”楼市也遭到严查。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同业投资、理财资金等违规投向资本金不足的房地产项目等案由被上海银保监局罚款450万元。
监管部门多次警示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楼市风险。银保监会日前召开2020年年中工作会要求,坚决防止影子银行死灰复燃、房地产贷款乱象回潮和盲目扩张粗放经营卷土重来。北京、天津、重庆当地银保监局明确强调要“坚决防止影子银行死灰复燃、房地产贷款乱象回潮”。广东银保监局称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促进房市平稳健康发展。

此外,资金流向管理仍是监管重点,例如,招商银行广州分行和工商银行广州华南支行被罚案由中均包含了贷后管理不审慎导致个人消费贷款资金被挪用,分别领罚40万元和70万元。
中国建设银行表示,建行工资总额按照财政部制定的国有金融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核定,遵循市场化基本原则和公司治理要求,2019年工资增长与利润增长保持匹配。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和中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建行积极支持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加大向实体经济让利力度,与企业共克时艰、共生共荣。目前没有降薪的计划安排。
个人见解
金融机构要集体降低薪资是十分有可能的事情。目前从2017到2018年的国内银行平均收入水平来看,王国银行平均成本收入比抵御30%,国际上大部分银行成本收入比都是高于50%的。这一方面与用人的成本员工薪资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国内用了非常低的价格实现了与国际上大致相同的管理水平实属厉害。
以就是有关“金融机构要集体降低薪资?四大银行回应:没有”的相关信息了,更多精彩内容可持续关注TOP财经网!